趁午休又看了一遍节目( mù)切片《那些花儿➕不要怕》,太( tài)喜欢了太触动了,觉得要( yào)克服自己的惰性来给这( zhè)个音综写篇长点的评论( lùn),节目组真的值得!
其实来( lái)看节目的契机还蛮奇妙( miào)的,是因为刷红薯时看到( dào)一个“巴太回阿勒泰”的视( shì)频,周末晚上闲来无事索( suǒ)性和家人一起看看,没想( xiǎng)到完全超出预期。我本来( lái)以为这只是一个音综,顶( dǐng)多结合了文旅,没想到如( rú)此的纯净,不止是民族音( yīn)乐,还具有民族风俗、人文( wén)、甚至说大一点是一种流( liú)淌在人类心间的原始力( lì)量,对自然的崇敬、对家人( rén)的爱,对音乐的共鸣。更让( ràng)我没有想到的是,第一期( qī)大凉山的“花儿大会”,如此( cǐ)自然地展现出了女性的( de)力量、山川田野的美、民族( zú)之间共通的对中华大地( dì)的爱恋。
第一个让我动容( róng)的画面是于适和莫西子( zi)诗坐在小溪边即兴弹唱( chàng),说来好笑,莫西子诗长得( dé)颇像我研究生时期的导( dǎo)师,所以有种莫名的亲切( qiè)感。我听着他们席地弹唱( chàng),阳光明晃晃地照耀下来( lái),镜头下一秒是凉山小女( nǚ)孩们纯真无邪的笑颜,略( lüè)带羞涩的同时身体控制( zhì)不了似的跟着音乐晃动( dòng),于适唱了一句大意是“小( xiǎo)溪啊你要去往哪里,是流( liú)向大海还是去往我的嘴( zuǐ)里”,真的是绝妙,莫西子诗( shī)一瞬间get到他传递的情绪( xù),两个人的配合相得益彰( zhāng)。
第二个让我深深沉醉的( de)画面当然就是《那些花儿( ér)➕不要怕》的舞台了。我从未( wèi)想过,离我400公里之外的大( dà)凉山如此美丽,原始的叠( dié)加着人文,我在惊讶之余( yú)只剩赞叹。这首歌的改编( biān),我个人实在太喜欢了,《那( nà)些花儿》接着《不要怕》,毫无( wú)夸张地说,莫西子诗跟随( suí)那些花儿的旋律尾巴唱( chàng)出“a jie lu”时,我的鸡皮疙瘩都起( qǐ)来了,粗粝中的深情吟唱( chàng),怎么会这么温柔又有力( lì)量。镜头接着来到真正意( yì)义上的“花儿”们,彝族女性( xìng)实在太美了,这种美不是( shì)面容有多姣美,而是一种( zhǒng)带着民族底蕴和生命活( huó)力的美,从10岁出头的少女( nǚ),时间一页页翻过,女人们( men)的眼神里盛放了更多岁( suì)月,最后定格在75年金索玛( mǎ)的获得者拿马奶奶,我的( de)眼泪控制不住地掉下来( lái),我好像才突然意识到,这( zhè)首歌是在唱给谁。这首歌( gē)在唱:“那些花儿,不要怕啊( a),无论酷暑和严寒,尽情地( dì)消绽放吧。”一瞬间,泪眼如( rú)注,被一种名叫真心的东( dōng)西填满,觉得很快乐。这首( shǒu)歌我刚又听了几遍,才注( zhù)意到它的构成如此巧妙( miào),开场是于适青年清澈醇( chún)厚的嗓音,中间是戴佩妮( nī)清亮悦耳的和声,再到莫( mò)西子诗那一声“不要怕”带( dài)来凉山的回响,最后又回( huí)到《那些花儿》的浅吟低唱( chàng),余韵悠长。
看完之后我第( dì)一反应就是,好想跟随这( zhè)样的节目走访中华大地( dì),去往每个民族栖息的地( dì)方,我实在太想要音乐这( zhè)个引子带我了解我们民( mín)族的历史和现在,这个节( jié)目撕开了我心灵的一道( dào)口子,注入了一汪清泉,期( qī)待、期盼、祝福。感谢节目组( zǔ)的每一个人!